

樣是進食,野餐的性質就不同,因為野餐除了進食以
外,還包含了交友和遊戲。
因此,浪費時間在家裡睡懶覺或從事不正當的娛
樂,都不能算是休閒活動。而同一種活動,對某些人是
一種休閒,對另外的人可能就是工作了
10
,例如球類運
動對一般人而言是休閒,但對於職業球員可能就是他的
工作了。又例如學習彈鋼琴,則因應參與者是由於父母強
迫學習,或是主動探索學習鋼琴的樂趣而界定是否屬於
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對個體帶來正面的功能,除了可以提升個
人幸福感與滿意度,還表現為以下的功能:
1.
淨化:藉由投入能量與努力,提高專注力,達到釋放
負面情緒的淨化作用。
2. 放鬆:給自己一個鬆弛的機會,藉由改變緊張、疲
累、令人精神崩潰的情境,而讓人恢復精力、體力與
專注力。
3. 補償:幫助個人彌補生活中的不足或缺憾。
4. 認同:持續生活中原有的活動,以達成生活中的重要
目標。
5. 滿足:實現每個人都具有社會性互動交往需求。
由此可見,休閒活動的特性與功能貫穿了滿足個人
於社會、情緒、心理及生理等多種需求。
( 三 ) 休閒活動的類型
休閒活動的種類很多,有的能強健體魄、有的能增
廣見聞、有的能陶冶性情;無論哪一種,只要適合我
們,又不會造成體力、精神或金錢上的負擔,都可加以
選擇,一般而言,可分為下列幾類:
1.
旅遊類:例如郊遊、旅行、露營、遠足等,不但能夠親
近大自然,欣賞各地風光美景,還可以鬆弛緊張忙碌
的生活,怡情悅性,增廣見聞。
2. 體能類:例如各種球類、游泳、健身操、騎馬、登山、
武術、潛水、跳繩等,可以鍛煉體魄,增強體格,有
益身體健康。從事腦力工作的人,尤應多參與體能活
動,藉以調劑身心,激勵進取的鬥志。
3. 收藏類:例如收集郵票、卡片、書籤、剪報、錢幣、火
柴盒、徽章、貝殼、模型等。這類活動從收集、辨識、
整理、分類、儲藏、展示的過程中,可以結交志趣相
投的朋友,相互研究收集的方法,分享心得;更能藉
此活動,培養我們的細心和耐心,以及整理的能力。
4. 思考類:例如圍棋、象棋、跳棋、拼圖等,可以培養
判斷力、啟發智能及思考能力,所以亦稱之為益智活
動。
5. 創作類:例如插花、繪畫、書法、攝影、手工藝、彈奏
樂器、寫作、歌唱等,也就是利用手腦創造事物的活
動。這類活動不僅滿足人類創作的心理需求,培養審
美的感覺,更可將創作出的成果,美化生活環境,豐
富人生色彩。
6. 社會服務類:例如參與公益活動、生態保育工作、社
區服務等工作,可使參與者增廣見聞,發揮仁愛,增
加社交能力,更能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意義。
7. 栽培飼養類:例如種花、養蘭、飼養寵物(魚、鳥、
狗)等,這類活動,能培養愛心、耐心,並可從中領會
生命的可貴以及發現造物主的偉大。
8. 娛樂類:例如觀賞電視、電影、舞台劇、舞蹈、音樂
演奏等,或是閱讀書報雜誌,都能夠使我們在工作之
餘,得到輕鬆的機會,這是最普遍也最受人歡迎的活
動。
休閒活動的類型多種多樣,參與者可以根據個人喜
好與興趣,結合實際工作與生活的性質,選擇功能上符
合自身情況需要的休閒活動,藉以構建個人休閒活動健
10. 〈休閒與身心成長〉,朝陽科 技 大學數位教學平台:<
http://lms.ctl.cyut.edu.tw/course_open.php?courseID=16078&f=open_ doc&cid=807855 >。澳門警察
/ 警察文化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