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警察
•警 察 理 論
38
土重來的基礎。貧富差距、弱勢群體等長期存在的社
會問題,以及對高官、女性、富商等敏感話題的關
注,使得謠言很難從根本上消除。一些謠言如
“
愛滋
病扎針
”
、
“
街頭拐賣兒童
”
等,可能會在不同地點
反覆爆發。因此,在集群行為進入消減期後,事件
雖然得到了平息,政府相關部門還應做好善後工作,
政府的處理態度、處理結果,會直接影響事件參與者
及其他公眾對待集群行為的態度及看待謠言的角度,
處理不好甚至會導致新一輪集群行為的爆發。
謠言是一種古已有之的傳播現象,在資訊時代
呈現出新的傳播特點。由於社會矛盾的激化和群體心
理的作用,集群行為成為社會管理中的熱點和難點。
在集群行為的演化過程中,謠言不僅是集群行為醞釀
的催化劑,也是集群行為爆發期的助燃劑,在集群行
為的消減期,謠言依然可能反覆出現,醞釀新的集群
行為。若想有效控制集群行為,必須把握謠言產生傳
播的規律及其在集群行為演化的不同階段中之作用,
有效控制謠言,科學引導輿論,防止偶發的小事件在
謠言的影響下,演變為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的集
群行為。
[1]
大衛.波普諾著,李強、鄧建偉、張謙等譯:《社會學》
[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 10 版,
1999
年,
第
56
頁
。
[2]
奧爾波特、波斯特曼等著,劉水準、梁元元、黃鸝譯:《謠言心理學》
[M]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第
141
頁
。
[3]
凱斯.桑斯坦著,黃維明譯:《網路共和國》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第
47
頁
。
[4]
古斯塔夫
.
勒龐著,馮克利譯:《烏合之眾
—
大眾心理研究》
[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7
年,
第
66
頁
。
[5]
漢斯.約阿希姆.諾伊鮑爾著,李國慶譯:《謠言女神》[
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年。
[6]
鄒建華:《突發事件輿論引導策略:政府媒體危機公關案例重播與點評》[
M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9
年,
第
113
頁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