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31 / 148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31 / 148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 二 ) 虛擬貨幣持有人遭受侵害種類

犯罪分子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他人的訊息從而入侵

他人電腦,或誘使他人等等的不法手段竊取他人網絡虛

擬財產。

1. 因盜竊行為而生

目前,網絡遊戲貨幣交易的發展亦帶來了一系列社

會問題,盜竊網絡虛擬貨幣就是其中之一。在網絡虛擬

貨幣犯罪中,盜竊罪是最多和最常見的。當某種物品開

始具有交易的價值時,就會成為盜竊的目標。此外,犯

罪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他人的訊息;或行為人通過木

馬程序盜取他人帳號、密碼等,入侵他人電腦或者攔截

他人數據,從而佔有他人的網絡虛擬財產。

2. 因詐騙行為

從虛擬貨幣詐騙的客觀行為來看,行為人利用網絡

遊戲自身存在的漏洞;或冒充遊戲運營商、虛擬貨幣發

行人或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的名義,騙取網絡虛擬貨幣使

用人的帳號、密碼;或在交易平台上發布虛擬貨幣交易

的虛假訊息,誘使他人與其進行交易,從而非法佔有他

人虛擬貨幣或財產的目的

17

3. 因第三方對營運商的侵害行為

當第三方玩家破壞遊戲規則,並使用遊戲“外掛”技

術對自身的角色、裝備進行修改,就會發生對營運商的

侵權行為。外掛是屬於非法互聯網出版活動,即未經許

可或授權,或破壞合法出版或他人享有的遊戲作品,從

而謀取利益及侵害他人利益行為

18

。另一方面,當網絡營

運商一旦發現用戶非法使用外掛,往往會採取封號方式

予以懲罰,這會造成其他正當用戶遭受損害。

4. 因營運商的停止營運或因自身的過失行為

不僅如此,運營商也會出現自身的過失而造成數據

丟失,用戶容易受到侵害;或源於運營商提供的服務質

量有瑕疵而造成虛擬貨幣的丟失;或因運營商停止運營

等等的原因。如因經營不善而終止運營,但是也有惡意

終止運營的。

( 三 ) 虛擬貨幣洗錢的特點

儘管不同的組織對洗錢有不同的定義,但洗錢實質

上可歸納為將非法收入合法化的過程,即以合法的形式

將違法犯罪所得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

源,使其在形式上合法的行為。

1. 虛擬貨幣具匿名性

由於電子貨幣的隱秘性,甚至可以在不預留任何個人

真實資訊的情況下,開通一個網絡帳戶。有不良記錄甚

至犯罪記錄的用戶可輕鬆獲得交易帳戶,致使監管當局

在追蹤供貨途徑和追蹤貨款來源存在相當困難,從而導

致網上交易的客戶身份模糊化。

2. 虛擬貨幣具金融脫媒性

金融機構是傳統洗錢的必經之處,也是打擊洗錢犯

罪的重點部門。因而,各國法律都規定金融機構有辨明

客戶身份,以及提供交易記錄和資訊的義務。可是,現

行法律尚沒有法規對非金融機構承擔反洗錢義務作出明

確的規定,從而導致虛擬貨幣的發行主體的“ 金融脫媒

性”規避金融機構對交易資訊的監測和預防洗錢活動

19

3. 虛擬貨幣具跨國交易性

隨着電子貨幣的出現,跨境貨幣流通規模不斷擴大,

流通的主體和形式複雜多樣化,對反洗錢制度不健全的

發展中國家與地區來說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防止虛

17. 蘇寧著:《虛擬貨幣的理論分析》,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第一版,第 240 頁。

18. 同上。

19. 蘇寧著:《虛擬貨幣的理論分析》,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第一版,第 248 頁。

澳門警察 /

警察理論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