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警察
•警 察 理 論
29
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台灣方面,家庭暴力指對家庭成員實施身體、精神或
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
綜上所述,家庭暴力包括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
待、犯罪折磨或跟蹤、損毀財物或剝奪基本需要等。
從受害人的對象看,有配偶、子女、老人、兄弟姊妹、
兒童、同居伴侶及家中其他成員等。
在澳門,社會對家庭暴力的範疇、防治教育、
預防、處置及善後的社會支援等具有一系列的法律及
法定機構進行工作,家庭暴力的問題已影響到澳門建
立和諧社會的進程,根據家庭暴力的發展趨勢,提出
了家庭暴力刑事化、公罪化的立法意願,並積極完成
立法工作。根據第
2/2016
號法律規定,家庭暴力是
指在親屬關係或等同關係範圍內所實施的任何身體、
精神或性的虐待。這些親屬關係或等同關係包括:
1)
因婚姻、直系血親或姻親及收養而建立的親屬關係;
2)
因處於共同生活下的四親等內旁系血親或姻親而
建立的親屬關係;
3)
在類似配偶狀況下共同生活的
人之間的關係;
4)
前配偶之間的關係;
5)
不屬於上
數項所指的關係但有共同的第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
屬的人之間的關係;
6)
監護或保佐關係;
7)
不屬於
上數項所指的關係但處於共同生活下,照顧或保護未
成年人、無能力的人或因年齡、懷孕、疾病、身體或
精神缺陷而特別脆弱的人的情況
1
。從法律的觀點來
看,暴力是違背人的意願而企圖對人施以身體傷害的
行為。而家庭暴力是指在親密關係中,其中一個透過
脅迫、控制、報復或懲罰的方式,對另一方施以威脅
或施予身體上的傷害或造成財物上的毀損
2
。
三、家暴常見問題
(
一
)
施暴形式多樣,且施暴者多為男性
現今社會大多數家庭男性佔主體地位,使得女
性在經濟上依附於男性。一些男性受到威脅、攻擊、
傷害,產生恐懼、不滿、罪惡感、失敗感或其他任
何一種自我受到脅迫所產生的情緒問題時,他們往
往選擇使用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家暴的
形式不是單一在言語上的辱罵、拳打腳踢或用工具
進行攻擊,還有精神情感上的摧殘、限制人身自由、
經濟上的封鎖等,施暴者手段不斷升級,有越發嚴重
的傾向。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為了家庭,寧願忍
耐遷就、逆來順受,極力掩蓋事件,甚至默許一些自
己認為不過分的事都藏在心裡面,一次又一次地原諒
丈夫,在心理上沒有獨立的人格。而在現實生活中,
不乏個別女性用
“
以牙還牙
”
的方式向啟動家暴的男
性回以施暴的現象,那不過是暴力文化的逆向反饋而
已。在家庭上,
“
丈夫打妻子
”
的情況經常發生,在
澳門早前發生
“
家暴法
”
實施後首宗案件,
“
虐妻長
達十年被捕男子獲法院輕判
”
,惟事隔一個月,嫌疑
人在法院判處禁止接觸女事主的情況下,竟返回原寓
所再度虐妻,並持生果刀指嚇要
“
同歸於盡
”
,警方
接報將嫌疑人移送檢察院處理,該案件成為社會注視
焦點
3
。
(二)出現冷暴力形態
隨着社會的急速發展,家庭暴力出現新的變化。
冷暴力的出現屬於精神虐待的一種。其主因由於社會
生活節奏加快,對物質追求提高。多出現在一些有學
識、專業人士身上,當夫妻之間產生矛盾時,雙方不
願說話,態度冷漠、疏遠和漠不關心,彷彿任何事情
與他無關,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點,對一些事情態度
敷衍了事,致使他人在精神及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
害。因為不屬於大吵大鬧,所以採用此種方法來向對
方表現自己的不滿,為發洩自己的壓抑情緒而採取這
樣的行動。有資料顯示,女性受到冷暴力對待時,大
多表現為有委屈感、無人可訴或被控制感,在感情上
變得很脆弱,容易激動;在心理上常處於孤獨狀態,
健康受到極大傷害。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資料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第
2/2016
號法律《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
2
Michael Lindsey
著,
林明傑、陳文心、陳慧女、劉小菁譯
:
《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張老師文化事業出版,
2003
年,第
22
頁。
3 資料來源:《市民日報》< http://www.shimindaily.net/v1/news/macau/%E5%AE%B6%E6%9A%B4%E6%B3%95%E9%A6%96%E8%A2%A B%E5%91%8A%E7%8D%B2%E8%BC%95%E5%88%A4%E5%86%8D%E6%AF%86%E5%A6%B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