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合作 |
警・校持續溝通優化校園周邊治安及交通情況 為促進警・校雙方的溝通與合作,本局透過「警・校聯絡機制」,分別主動拜訪本澳各區多所學校,就校園周邊的交通狀況及治安問題,與校方作出深入了解,冀透過實地視察及相互交流,更好地改善並優化校園交通及治安環境。各校均對本局工作予以肯定與支持,冀望繼續透過機制保持緊密聯繫,資訊互通,共同攜手構建完善的校園安全網絡。 |
優化校園周邊治安及交通情況 就學校附近的交通問題,本局人員與各所學校負責人於上落課的繁忙時段,視察校外現場的學生人流、附近道路車輛行駛狀況以及學校周邊的泊車情況等,共同對有關情況進行交流及聽取校方的意見,透過各校負責人反映之日常問題,雙方積極探討改善措施。 |
![]() |
![]() |
![]() |
聯合多部門到學校探討出行安全 2021年4月15日,本局與交通事務局及市政署代表前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進行跨部門會議,共同探討學校周邊治安、交通安全等問題。會後,各人員一同視察學校周邊道路情況,並期望日後保持溝通,相信有效解決有關問題,保障行人及道路使用者出行安全,共同努力完善交通及校園周邊環境。 |
![]() |
處理懷疑有精神病人士滋擾事件 本局接獲多宗由學校聯絡主任反映,懷疑精神有問題人士在學校附近吵鬧及襲擊上學之學生;或有可疑人士將紙幣搓成球狀掉入校園;或有可疑人士在校門附近不停徘徊等等,本局接報後均會派員前往了解,並按實際情況處理事件, 或轉介至相關部門協助。 |
跟進校園安全問題 某校透過校警聯絡機制通知,發現有已死動物被人從高處抛到學校操場。幸好當時未有學生在場, 未造成人員傷害,但事件中有動物被用殘忍的方式對待,並故意抛到學校操場,希望本局加強關注。本局隨即派員到場了解,並轉介至相關部門處理,同時亦向為學校提供專業意見。 |
協助學校處理家長糾紛事件 有聯絡主任透過警校聯絡機制通報,了解到家長之間存在糾紛,並有機會傷到學生,學校擔心事件升級,故要求本局協助。接報後,本局立即派員前往學校了解跟進事件,並為學校提供專業意見。 |
處理有輕生跡象或傾向學生 於2024 年10月28日,有聯絡主任透過警校聯絡機制通報,其校一名學生情緒問題站出窗外,十分危險。接報後,本局立即派員前往,並同步通知消防局,稍後有關學生安全返回住所。 |
學童出入境通關協助 學校組織學生前往內地參加活動,透過聯絡機制向本局申請通關專道事宜。本局積極協調,為學校師生提供最適切的協助,令通關更順暢。 |
本局致力尋回失蹤人士 2021年上半年,由本局尋回之失蹤人士總數有22人(報失後自行銷案不納入計算),其中由澳門警務廳尋獲的有18人、海島警務廳3人、特警隊1人。值得一提的是,失蹤人士中部份為學生。本局在接報失蹤人口求助時均予以高度重視,對每一個案檢視、分析以及按照輕重緩急處理,透過局內各職能部門間的通力合作,爭分奪秒開展搜索工作,尤其對具有輕生跡象或傾向的人士危急情況會優先處理;警務工作與時俱進,局方結合社會生活習慣的轉變而透過不同渠道、全方位、多維度分析,竭盡所能地進行搜救。 |
尋回失踨男學生 於2021年1月份,某中學主任透過「警・校聯絡機制」通報,一位有情緒問題的男學生失蹤,本局立即跟進處理。本局透過全城電子監察系統追蹤、前往學生日常喜愛流連地點查看等方法,尋找到男學生。該學生表示因日常的學業及生活壓力過大便外出散心緩解壓力。稍後,本局通知社工局人員對該男學生及其家人進行輔助。 |
![]() |
本局高度關注青少年欺凌問題 |
八名涉欺凌行為學生接受警方警誡 就2020年12月9日網絡社交平台流傳一段涉及欺凌行為的影片,本局高度關注事件,於當日晚上,已即時派員作出跟進,並成功聯絡到受襲女學生及父親到本局跟進有關情況,經了解,女學生聲稱當日相約8名友人在近勞動節大馬路的停車場閒聊,期間因口角原因被人施襲。透過「警・校聯絡機制」,分別於9日及10日聯絡到相關學生及他們的監護人到本局協助調查。治安警察局是次迅速處理案件有賴「警・校聯絡機制」的助力,以致能儘快聯絡到涉事學生及其監護人協助調查。 |
快速澄清「網傳疑欺凌片為學生攝製項目」 本局於2021年5月就網上流傳一段懷疑涉及欺凌行為的影片,本局高度關注事件,即時透過「警・校聯絡機制」及「社・警聯絡協作機制」進行了解。經調查並與相關學校取得聯絡後,證實有關事件為學生製作之拍攝項目,並非欺凌事件。本局隨即作出澄清,防止引起社會大眾作出不實猜測及不安。事件可快速得到處理,實在有賴「警・校聯絡機制」的助力。本局未來將繼續深化有關機制的合作,為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