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緒。緊繃的肩膀想表達的是緊張、擔憂抑或害 怕?心頭的重壓反映的是鬱悶、痛心還是內疚? 仔細停留在每一種感受三十秒,嘗試用精確的 詞彙去命名這個感受,避免使用「開心」、「不 開心」這種籠統的形容詞;同時我們要保持開 放與好奇的態度,對各種浮現的情緒照單全收, 不作評價和批判,避免貼上「應該」、「不應 該」、「好情緒」、「壞情緒」等標籤,利用 身體感受作線索:寫下三個此時此刻正在經歷 的情緒:例如「我感覺到焦慮」、「我感覺到 欣慰」、「我感覺到不知所措」等等… 覺察自己的思維想法 接著我們可以驗證情緒,為正在經歷的情 緒找出原因,我們可以溫柔地反問自己現在發 生了什麼事以致引起這種情緒?例如:「我感 到生氣,因為…」。我們亦可以留意自己對這個 情緒的想法,我們對這種感覺感到自在嗎?想 像情緒對你說話,它會說些什麼?寫下三個對 當下情緒的想法,也就是感受的感受:例如「我 為感到生氣而害怕」、「我為感到難過而羞愧」、 「我理解自己的擔憂」等等… 結語 情緒素養是一種技巧,可以透過練習提升; 自我覺察則是一種修為,需要經年累月,篤行 不怠的精進。時常向內觀照可以分別自己的身 體感覺、想法、情緒以及對感受的感受,使原 本亂作一團、無以名狀的複雜感受得到疏理。 同時,讓我們與慣性的情緒反應拉開距離,以 更宏觀的視覺去觀察情緒歷程,藉此繞過心理 防禦和抑制,接觸核心情緒,撬動堵塞的情緒, 保持情緒正向流動。真正的心理健康就是自我一 致 (self-congruence),當內在感受與外在行為 一致,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人才能接納自己, 發揮潛能,清明地覺察及決定,作出合宜的選 擇,達致平和、寧靜、澄明及柔軟的內心狀態。 情緒三角的左側和右側都是妨礙我們接觸 核心情緒的心理機制,這些機制通常根深蒂固 以及在我們的意識之外運作,透過時常進行以 下的練習,我們可以覺察到自己慣性使用的防 衛機制,由三角形的左上方開始,慢慢朝三角 形的底部走向,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 覺察自己的身體反應 很多人以為情緒直接來自於我們對事件 的想法和評價,事實上,早在前額葉皮層 (prefrontal cortex) 形成理性思維之前,大腦 的情緒中樞杏仁核 (amygdala) 已經率先啟動, 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以迅速調動身體資源作出反 應。因此,情緒其實是「身體性」的,在憤怒 的時候我們會感到腹部緊縮,彷彿有一股能量 想從胸口湧出;在悲傷的時候我們則感到心如 重負,全身無力。身體訊號在情緒感知上非常 重要,卻往往被忽略,透過以下練習,我們可 以登出思考模式,暫時放下「理性腦」,讓身 體專注進行感受。 開始之前先做三次深呼吸,每次吸氣四秒, 然後緩緩吐氣八秒,讓我們從頭頂到腳尖進行 身體掃瞄,留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覺,尤其 是心臟和胃部,每個部位停留至少十秒,允許 每一種身體感覺,過程中如某些感覺太強烈可 能會引起不適,我們可以稍作堅持、調整呼吸 以及保持專注,寫下三個此時此刻的身體感受: 例如:「我感覺到我的肩膀非常緊繃。」、「我 感覺到我的心口像有個重物壓著。」、「我感 覺到胃部灼熱翻騰。」等等… 覺察自己的情緒感受 在我們意識到身體正在經歷的感覺之後,我 們可以將注意力聚焦到這個身體感覺所伴隨的 情緒,引導身體各部位的感覺與我們進行對話, 感受一下此時此刻的身體感受所意圖傳遞的情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