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137期 Revista da P.S.P. 137

53 情緒變化三角 既然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們何以又這麼不習慣與自己的情緒相處呢?當中有什 麼因素阻礙著我們接觸自己的真實情緒?而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繞過阻礙從而覺察、經歷 和處理核心情緒?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一個視覺化、簡單易懂以及具操作性的情緒模 型:(見下圖1.) 防禦 避免感受:批評、完美主義、 拖延、成癮行為等 抑制情緒 焦慮、羞愧、內疚 核心情緒 恐懼、憤怒、悲傷、厭惡、喜悅、興奮 真我的開放狀態 平靜、好奇、連結、富同理心、自信、勇敢、清晰 防禦 (defense) ─防禦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讓 我們暫時不用處理複雜或衝突情緒,透過迴避行 為暫時忽略或中斷情緒感受以應對當下的處境, 使自己變得麻木、分心或自我封閉。很多成癮行 為如吸煙、酗酒、賭博背後的動機都是幫助個 體逃離焦慮、抑鬱、恐慌等負面情緒。同樣地, 重覆拖延或執著於完美細節的人內心多是挫敗、 欠缺自信甚或自我價值低下,拖延行為使他們 能夠避免面對這些感受。 抑制 (suppression) ─抑制情緒多數來源於童 年經驗、家庭規條或成長後發生的重大事件。 在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的重要照顧者可能在 言語、行為或家庭氛圍上忽略或阻礙情緒表達, 這種互動形式逐漸內化成個人日後應對情緒的 潛規則,並隨著社會化及重大經歷愈趨僵化。 此外,某些對個人而言難以接受的情緒也會被 抑制和過濾掉。例如:當事人在需長期照顧的 病重母親離世時感到輕鬆愉悅,他 / 她可能認為 這種情緒不合乎道德規範,繼而為自己擁有這 種感受而感到羞愧和焦慮。 核心情緒(core emotion)與開放狀態─核心情 緒由人類的基礎情緒構成,是我們內心最真實 及如其所是的情緒反應。核心情緒反映著我們 真正的感受、期望和需求,因此只有接觸到核 心情緒,我們才能達到平靜、開放以及清晰澄 明的心境狀態,獲得信心和動力去面對生活和 壓力。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