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49 安;唯有愛智者追求智慧,慎思明辨,始終保有一顆安定澄 明的內心。亞里士多德認為任何事物皆有其存在的目的,例 如碗存在的目的是作為容器承載東西,筆存在的目的是作為 工具給人書寫,而他認為人存在的目的在於發揮理性,如人 在生活當中言行能合乎理性,便能獲得終極和自足的幸福。 重要的是,這種主張並不崇尚苦行主義,而是鼓勵人在基本 需求得到滿足後,積極向內修持,磨練理性,擺脫慾念的奴 役,從而得到心靈上的自由,不再受外在遭遇擺弄。無疑, 這樣的觀點更貼近現代的思維。 那麼,在節制慾望及修煉內心後,有沒有更為主動積極 尋求幸福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心理科學在近年發展出 來的一個分支 --- 正向心理學,在這方面提供了實證上的補 充。傳統心理學所採用的病態模式 (disease model) 側重 於研究人的心理問題,而正向心理學的出現改變了這一點, 重新將人視為主體,把焦點放在人的潛能和發展,試圖尋找 活出正面豐盛人生的秘訣。在這樣的脈絡底下,「幸福」順 理成章地成為正向心理學中一個流行的課題。經過大量的文 獻綜合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描述幸福人生的具體內容雖 然各異,但主題上一個很大的共性就是「成長」和「自我實 現」,很大部分人認為幸福是來源於追尋理想、有價值、真 實的人生。因此,幸福並不在乎「擁有」,而是需要通過「實 踐」,這種由結果導向到過程導向的思想轉變也成為了正向 心理學對幸福的主流定義。在這定義下,研究人員在測評幸 福的問卷中分解出六個因素:分別是自主性、人生意義、個 人成長、對環境的掌控、人際關係、以及自我接納,一個人 在這些方面自我評價愈高則主觀幸福感愈高,換言之,經營 幸福人生相等於對這六個因素的全面培養。 那麼,在日常 生活中如何培養這些幸福因素呢?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米 哈里 . 契克森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了極具影響 力的心流 (Flow) 理論;心流是一種最純粹的精神現象和意 識體驗,人在處於心流經驗中會體現到極大的愉悅和滿足 感,是對各項幸福因素的全面把握。米哈里 . 契克森提出了 達致心流狀態的條件和具體操作;首先,我們需要設立能力 上伸延可及而又具挑戰性的目標;過高的目標會令人感到力 有不逮,而太容易達到的目標則使人沉悶,同時所設立的目 標需具體和不過於虛空。例如,在學習一項運動時候不要以 得到某個比賽冠軍為目標,而是要專注於把一個動作反覆練 習臻至完美,人處於這種精神意向內會全然投入達成目標的 相關活動,並在過程中摒卻一切外在的擔憂,放下自我意識 與審視,完全沉浸於活動本身,本體因而與周遭環境融合, 渾然天成。這種狀態常見於運動、藝術或專業活動之中,人 在心流經驗之中常常會獲得深度的自我覺察、對人生的了悟 覺醒、以及自我實現的高峰體驗,是對六個幸福因子的深刻 要不斷地加大劑量以維持同等程度的亢奮。由此可見,快樂 在感知上是會停竭,無止盡地追求快樂不但不能帶來幸福, 反而要付出心理代價。人的情緒雖然會不停來回擺盪,但天 性上會傾向回歸到中間較為平衡的狀態,這也與統計學上的 均值回歸現象相符合。 太陽底下無新事,即使在未有科學實證之前,古人對保 持中庸的快樂與達致幸福的關係早有洞見。中國的老子在幾 千年前便提出「反者道之動」,意即天地萬物的變化流轉始 於事物兩極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把握事物的正面性質的同 時亦要把握事物的反面性質,快樂是把雙面刃,過份浸沉 其中會使人忽略其危險的一面;幸福並不是無止盡的慾望 滿足,貪慾會倒過來侵蝕人的幸福感。老子曾於 << 道德經 >> 中寫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欲得。」天底下沒有罪孽大得過放縱慾求和不知足了!這段 說話也反映了「道」與事物的表象屢屢相反,貪慾違背了天 道,使人逆勢而行,恣意妄為,破壞了內心的平靜舒暢,人 因此產生巨大不安感,與幸福相去漸遠。在現實社會中,病 態賭徒和腐敗的官員都是在貪求的道路上深陷泥沼,被慾望 拖著走不能自拔。這提醒了我們短暫的感官刺激不能換取長 久的幸福,唯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懂得惜福,活在當下,才能感受到平穩的幸福;萬萬不要本 末倒置,在追逐幸福的時候忘卻了幸福早已在身邊。 要保有平靜的內心以達致幸福並不容易,這便需要到 「理性」的介入和作用。彌爾 (J.S Mill) 有一句名言:「寧 做痛苦的蘇格拉底,不做快樂的豬。」人禽之別在於人有自 由選擇理性,人不會放棄人類的快樂而尋找動物的快樂。人 性之所以超越動物性,是因為人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會放棄 智慧、道德、以及良心。正因為人不會停留於底層需求的滿 足,只考慮量的問題,亦會考慮到質的問題,才開啟了人類 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的可能性,例如文化、藝術、利他行 為,甚至自我犧牲。理性主義對西方的思想發展影響深遠, 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 (Plato) 在很早以前便提出了理性是 幸福的關鍵,知識是快樂的泉源,人在進行思考活動當中可 以感受到真實而恆久的幸福感。或許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經 驗,在投入思考難題的時候,時間會不知不覺地過去,而在 成功解決難題後所帶來的愉悅和幸福感是不可比擬的,遠遠 超越單純身體或感官上的滿足。柏拉圖的門徒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進一步發展其理論,指出幸福來自於對德行的實 踐,強調知德合一,認為除了單純地在理性上追求知識外, 人應將獲得的知識應用在正途和合適的地方上,幫助別人, 提升社會的整體利益,才能達致真正的幸福。亞里士多德更 將不同生活形式的人分為三種:分別是愛利者、愛名者、以 及愛智者。愛利者追求享樂,容易陷入你爭我奪的漩渦;愛 名者追求名譽,但別人的評價難以控制,以致終日惶恐不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