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103期 Revista da P.S.P. 103
55 第二步,讓患者多為自己所做的行為負責 任,當我們發現自己是什麼、想追求什麼之後, 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抉擇,因為是「患者本身」 在做抉擇,決定要如何做、如何過一生,這些都 是患者最痛苦的時候,往往因此覺得煩而放棄, 所以輔導員需提醒患者所做的事必須以成熟的心 態來處理,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別人可以 替代。 第三步,讓患者靜下來對於周遭一切人、 事、物,永遠保持好奇與學習的心態,試著不斷 去觀察、了解、反思,讓自己像一塊海綿一樣地 吸收新資訊,也讓頭腦的判斷機制發揮篩選的功 能,保持有敏睿的判斷力與靈活的思考能力。 第四步,讓患者從生活中努力學習包容、關 愛、與分享的能力。包容與關愛需跳出自身局限 的框框中從而釋放出來,這樣才有機會從不同的 立場和角度來看待事情,得到新的體悟。 第五步,激勵患者勇於嘗試,並富於行動能 力,才能夠真正起而行,否則就功虧一簣了。患 者最常見的是恐懼與害怕,有時源自於對環境與 狀況的不熟悉,往往都是自我設限,不如嘗試身 體力行做看看,逐漸熟悉環境的感覺,真的會有 增加自信的效果。 以上都是患者的分享經驗,不論我們的理想 是什麼?追求自信,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人」, 可以幫助我們成功擺脫壓力與盲目的思維束縛, 施展自身的潛能,左右逢源。最後再提醒大家: 當我們相信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期待自己會出現 什麼表現,真的就會往那個方向去走,這種才能 實踐心理學上「自我實現的預言」的理論。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