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96期 2015年第一季

27 才意識到平時不太注重保養身體,缺乏運動、不適 當飲食、欠缺適當休息、生活壓力過大。如果失去 一段關係時,才後悔當時沒有好好把握、沒有說想 說的話、沒有好好珍愛對方。如果失去工作時,才 想說有工作多好,可以賺錢、可以發揮潛能、可以 和同事一起努力。上述這些例子,都是我們可以在 日常生活尋找知足、惜福及感恩的元素。   或者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幸福一早存在著 身邊,又如病重的人可能想著如果可以自由出去走 走多好,可以想吃就吃多美好,想睡就能睡得著、 想下床去廁所就下床、不需插着這些該死的管線、 想呼吸就自在呼吸……,他們往往希望能夠賺取多一 點時間與親人相處、能夠賺取多一點時間實現自己 的夢想,「多」,即使是多一秒鐘,享受人生有多好!   如果在我們仍「有(健康、關係、工作、生 命…)」時能夠多一點知足、多一點珍惜、多一點 感恩,在「沒有」時可能不致太驚慌失措或失落吧!   但是實際上卻往往不是這樣,通常得等到失去 或面臨失去時,才知珍惜。那,為什麼要這樣呢! 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更加知足、惜福、感恩,那 其實我們老早就活在幸福之中、早早就在享受人生 所帶來的美好了,難道不是嗎?   本人已準備好期待下一個下雨天了,你呢? 曾建文 心理輔導員 心靈加油站 知足 惜福 感恩   回想一下,從事心理輔導的工作已經接近十個 年頭了,想起這十年間,尋求輔導的個案包羅萬有, 不論是老人家、家庭主婦、成年人、青少年,甚至 小朋友等,每位尋求輔導者要在一個陌生的空間裡, 將自己切身的問題,向一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全盤 托出,深信需要相當大的勇敢才能做出這種行為。 但往往正因有這一個陌生的空間,尋求輔導者才能 夠真正面對最徹底的自己,與本我進行對話,試問 現在忙碌生活的你有著嘗試了解自己嗎?   在輔導室內,載滿了每位尋求輔導者的生活點 滴、精彩的人生故事、複雜的情感交集等等,這些 豐富的回憶,不論是對於尋求輔導者或輔導者本身 來說,都是一個自我成長的空間。在輔導過程中, 許多時候都會引用很多形形色色的故事及引喻,最深 刻的回憶往往是尋求輔導者對生活的回饋看法,曾 經收到接受過輔導服務者寄來的一封信,內容如下:   早晨!今天是下雨天,真好!   不過,一開始就不是這樣想的。一大清早出門 六點三十分,澳門沿岸像是吹著颱風天的天氣,第 一個念頭是“這是什麼爛天氣,真是不方便”,但 下一個念頭才是“下雨天,真好,舒緩一下乾旱的 季節。雖然有些不方便,但是可以換來另一種上班 的方式,其實也不錯”,最後還希望下更大一點、 下久一點,特別是落在乾旱的地方。   俗語有云「有水當思無水之苦」或「知足感 恩」,這些老土的話,我想我們都能朗朗上口,但 是好像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知道是什麼一回事, 但做不做得到則是另一回事」。其實我們在日常生 活中都會後知後覺,假如我們沒有節約用水,一旦 出現長期旱季時,才發覺不要浪費水資源,要在很 多大小地方節約用水。如果當我們身體出現狀況後,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