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95期 2014年第四季

26 透過指模及面容識別來進行通關程序。因此通過 四道門才能通關,本文將兩地兩檢稱為「四門通 關」(見附圖 1)。而人手模式則是分別在澳門 及拱北兩個邊檢,在通關驗證櫃檯以人手進驗證 程序。在這兩種通關模式的基礎上,探討一下進 行兩地一檢的可行性方案,兩地一檢的含意是出 入兩個地區,只作一次之檢查。   香港特區落馬州邊境站實施一地兩檢,則指 在兩個國家或地區的邊境口岸,在同一處地點完 成兩地的出境與入境檢查檢疫手續。但實質上仍 是兩地兩檢,只不過將兩地的緩衝區縮短至同一 地點或聯檢大樓內完成。 圖 1:兩地兩檢/四門通關 (二)兩地兩檢/三門通關   此模式以兩地分開確認指模及面容識別。由 於將出入境兩邊境站相連,故通關通道可以三門 式的通關系統進行,將緩衝區取消,在兩邊閘門 中間設置一度閘門,並以此閘門作為兩地之分界。 旅客只需在出境時在讀咭機上放上兩地證件,在 兩地系統讀取後,可在同一通道內先進行出入境 程序,在讀取證件資料後,第一對閘門打開,旅 客在出境一方按下指摸及作面容識別,在完成後 中間之閘門 ( 第二道閘門 ) 開啟,旅客只需前行, 並在入境一方作一次指模識別來打開第三道閘門 來完作出入境程序。見附圖 2。 圖 2:兩地兩檢/三門通關 五、兩地一檢之通關模式 (一)兩地一檢/三門通關   此模式為一次性確認指模及面容識別。旅客 只需如上一樣將證件放好,打開第一道閘門,進 去後作一次之指模及面容識別,系統便將相關之 數據將先輸入出境系統內,待出境系統完成後, 第二道閘門打開,旅客進去後便不需再作指摸及 面容識別,而有關指模及面容識別,在出境系統 完成後,即將數據傳輸往入境系統內作出核對, 不需再次作指模及面容識別,只待入境一方系統 完成數據核對將第三道閘門打開完成出入境程序 即可。見附圖 3。 圖 3:兩地一檢/三門通關 (二)兩地一檢/兩門通關 1. 通關操作   一次性確認指摸及面容識別資料的二門式過 關系統,程序方面與三門式相同,只是在出境與 入境之通道內減少了第二道閘門,當放好證件後, 第一道閘門打開後,進去後作一次之指模及面容 識別,如出境一方出現問題,出境一方之警佈識 別便會通知出境一方,而第二道閘門亦不會打開, 如入境一方出現問題,第二道閘門亦不會打開, 同樣警佈系統會向入境一方發出警報通知。在三 門通關模式分隔兩地,而分別在於作兩地分開確 認指模及面容識別與一次性確認指模及面容識別。 通關人士在第一種模式中需作兩次的指模及面容 識別認證,而第二次模式則只需作一次確認,在 通關程序上較第一種模式較為優化。但實質上, 仍是需透過三道閘門來完成整個出入境程序。見 附圖 4。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