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92期 2014年第一季

27 5. 分清界線:如果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的責任,只知道一直付出,不付出就覺得愧對於人,不單忽 略自己的需要,也間接剝削別人成長學習的機會。有一次,一位朋友向我抱怨下屬要求做兼職, 之後的所有申請程序均由這位朋友包辦,當然朋友有責任要跟進同事的要求,可是朋友卻將所有 的責任都放到自己身上,加上原本還未處理好的工作,讓她透不過氣來。有時候,我們都很熱心 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而忽略了對方也需要為自己面對的問題負責,學習承擔。其實,上述的主管 朋友可以教導同事查詢,或閱讀相關做兼職的法規,要求同事嘗試自己寫申請書,協助其修改, 讓同事有機會學習為自己的事負責,而不是所有事情都由主管代勞。由於部門主管常有輪替的情 況,如果前任主管經常承擔同事的責任,間接也為下一任的主管製造一些管理上的問題。 6. 正視問題: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曾聽過有些朋友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單位,當中的原因 可能是對工作不感興趣,可能是被調到新部門,可能是與工作夥伴相處不合,甚至偶然是上級的 說話令自己不悅等等的原因,令他們想離開現職的部門,但事與願違,於是經常以病假為由逃避 工作。乍看這方法似乎能夠令自己可以鬆一口氣,但「病假」過後仍得繼續上班面對工作,箇中 的感覺絕不好受。試想像一個人本來已經不喜歡工作單位,未能如願調職,對工作滿有抱怨,再 經常因為要請「病假」而去醫院,醫院的瀰漫着生病、提不起勁的氣氛,即使他能順利獲批「病 假」,身體也可能因為他經常進出醫院而真的感染細菌,本來的負面情緒,也可能因為在一個負 面的環境而惡性循環。與其消極逃避,倒不如積極面對,在不喜歡的部門學習新的知識,為自己 累積更多豐富的經驗,日後到任何陌生的環境都更能適應,為自己累積更多正面積極的能量,機 會總是留給有充分準備的人。 世上根本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睡到自然醒」的工作,富如香港首富李家誠,八十多歲仍然 熱愛他的工作;工作是為發揮個人所長,實現自我,但處處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同,不單苦了自己, 也令身邊的人透不過氣;我們應凡事量力而為,做個開心快活上班族。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