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98期 Revista de Polícia 98

48   四、進行被害研究的教育   在現時執法機關人員對打擊兩岸四地跨境販賣人口的 培訓工作上,加入與被害人研究相關的環節及培訓內容, 各地執法機關的教學部門,可以利用上述提及到的,與學 術機關共同合作或由自身的教學團隊,編纂合適的教材以 便對執法人員灌輸被害人研究的知識,從兩岸四地合作的 層面來說,相關的教育機關可以利用交流合作及互訪學習 的方式,汲取各地有關被害人研究的資訊,例如對已具備 豐富的保護被害人研究成果和成功經驗的台灣地區,進行 “取經”,相信必然可以快速提升各地販賣人口對於被害 人研究認知的水平。 捌、結語   正如在 2009 年,由聯合國所發表的《全球人口販運 問題報告》內容提要的標題中所指:“對一種犯罪所知甚 少令我們感到慚愧” 42 。誠然,面對販賣人口這種嚴重侵 害人權的 “現代版奴役”犯罪行為的持續擴張,如何能夠 有效地遏止這種嚴重罪行,除了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 同時也是兩岸四地共同關注的跨境犯罪問題。單從近年兩 岸四地之間對打擊販賣人口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們就可 以察覺得到這種重視程度。但是,由於這種犯罪具有極其 複雜的結構性以及難以言喻的隱蔽性,故此,儘管兩岸四 地已經不斷進行打擊工作,但許多時,我們所作出的努力 卻並不一定能夠透過簡單的評估報告而全面反映出來。眾 所週知,打擊販賣人口是一項漫長而艱鉅的工程,只有透 過不斷的堅持和努力,不斷的提升我們對販賣人口的認知 和研究,才能發掘更多有效的技術和方法,來增強打擊販 賣人口的能力。故此、不論是從被害人學、犯罪學、法學 以至社會學等等的研究角度出發,我們都希望各地的專家 學者,都能夠不厭其煩地,繼續為打擊販賣人口的工作, 提供他們寶貴的意見。相信兩岸四地,只要本着集腋成裘 的精神、互相配合,共同對販賣人口進行打擊的話,我們 終會達至防止這種罪行繼續發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葉毓蘭,<兩岸合作防制人口販運>,「第二屆海峽兩 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香港,2007)。 2. 蔡庭榕,<兩岸共同打擊人口販運問題之研究>,「第 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台灣地區, 2009)。 3. 許福生,<兩岸共同打擊洗錢犯罪與防制策略>,「第 六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香港, 2011)。 4. 《 美 國 2012 年 度 人 口 販 運 問 題 報 告 》, (2012.06.19)。 5. 李文麗,<跨境犯罪問題初探 . 廣州>,(當代港澳 . 中 山大學港澳研究中心,2006)。 6. 靳高風,<兩岸四地反跨境有組織犯罪警務對策探析 >,(澳門,刑偵與法制,2009)。 7. 夏勇,薑雯編譯,<全球範圍的性貿易>,(武漢,中 南財經政法大學,2003)。 8. 《刑事司法從業人員打擊人口販運手冊》,(聯合國, 2010)。 9. 何志遠、郭晶,<澳門打擊販賣人口犯罪法>,《中國 刑法雜誌》,(2011)。 10. 劉國福,<中國反販運人口法律的理性回顧和發展思考 以國際法為視角>,「非傳統安全──反洗錢、不正常 人口移動、毒品、擴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 地區,2010)。 11. <澳門地區販運人口問題研究──澳門販運人口的現 狀、社會認知及打擊情況>,(澳門,澳門大學, 2011)。 12. 李偉主編,《犯罪被害人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 大學出版社,2010)。 13. 熊偉,<前賣淫婦女被害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 民公安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出版社,2010)。 14. Andrew Karmen,李偉等譯,《犯罪被害人學導論 ( 第 六版 )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0)。 15. 趙可,周紀蘭,董新臣,《一個被輕視的社會群體── 犯罪被害人》,(北京,群眾出版社,2002)。 16. 《全球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內容提要》,(聯合國, 2009)。 17. Steven E. Barkan,秦晨等譯,《犯罪學:社會學的理 解 ( 第四版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8. 王大偉,《中小學生被害人研究──帶犯罪發展論》, (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19. 申柳華,《德國刑法被害人信條學研究》,(北京,中 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 20. 康樹華,張小虎主編,《犯罪學》,(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2004)。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