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108期 Revista da P.S.P. 108

54 三.憤怒:   憤怒是由於身體的活動受到約束,需求不能滿足或受到挫折,內心產生一種不 愉快的情緒狀態。例如兒童本想吃的東西吃不到,想要的玩具得不到就會產生憤 怒,憤怒情緒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孩子在憤怒下無法專心學習,有些兒童在極度 憤怒下甚至做出一些傷害自已及他人的行為。 當兒童出現憤怒情緒時,父母應如何處理?   1.接納孩子的情緒,承認孩子正在生氣之中,給他一些空間,如果他哭 泣,也允許他適當地哭,讓他負面情緒得到舒解。   2.當孩子憤怒到情緒瀕臨失控時,不要嚇斥他,只要緊緊的擁抱他, 直到他平靜下來。   3.讓孩子洗個面,給他倒杯溫水。   4.如果父母認為孩子有錯,等到孩子的情緒平靜後,再和他分析對錯, 這樣你的教導才會聽進去,他才會心甘情願的改正過來。   5.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玩具被妹妹不小心 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他也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 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6.如果是幼兒,我們可採暫時性的忽視,以避免幼兒學到利用憤怒來達到滿足需 要的手段。   父母在管教子女過程中,自己的情緒亦常被「激怒」,社會上很多的家庭悲劇或虐兒個案,亦是源於父母一怒 之下造成的。因此,父母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憤怒情緒呢?首先,父母對自己的情緒要有較多的覺察,當發現自己開 始生氣,情緒變壞,亮了紅燈時,父母需「休戰」;可簡短地向孩子表達此刻的感受,如「我現在很生氣,如果再 這樣下去,我擔心會說出或做出一些傷害大家關係的言行,我需要冷靜一下,你也要好好反省你的問題。」然後離 開衝突現場,因為如果再罵、再吵架下去就不能保持理性;待大家情緒穩定後,再和孩子懇談,如此一來,父母亦 向孩子做了一個處理憤怒情緒的良好示範。   我們常說孩子是在錯誤中成長,因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他們可以從錯誤中學習才是最重 要,因此,勿過分責駡孩子,有些事情並非父母想像中那麼惡劣。其次,勿過分著急、內疚、憂慮,儘量給予孩子 改錯的機會,也要明白孩子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改善。為人父母者亦可以時常反思,除了生氣,還有其他解決辦法嗎? 四.害羞:   害羞是指當兒童面對不熟悉的人物,因為不知道如何反應或應對所產生的情緒反應。6 個月至 1 歲是害羞情緒 的顯現期,於 9 個月至 1 歲之間達到高峰,入學後,害羞問題漸漸得到改善。   害羞情緒之輔導:   1.當子女情緒容易處於害羞的狀態時,父母應指導孩子交朋友的技巧。   2.讓子女有多機會與同年齡的孩子相處,增加與人群接觸的機會。   3.多與不同的人接觸,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4.父母製造更多的機會,讓子女多作嘗試。   5.讓子女參加興趣班或團體活動。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