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104期 Revista da P.S.P. 104
56 4.焦慮症患者時刻對周圍環境都充滿警覺性,對 人和事的反應過度機敏,因而影響了他們正 常的生活及工作,即使離開了引發焦慮的環 境,但恐懼不安仍揮之不散,導致患者身心 疲憊,經常出現失眠問題。 5.患者身體上常表現不適,例如心慌、胸悶、 心跳加快、手心冒汗、面紅耳赤、全身疲乏。 因此,容易導致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甚至連簡單的日常工作亦變得困難不堪、無 法勝任,此等症狀反過來又會加重患者的擔 憂和焦慮,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地影響 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新一代治療焦慮症的藥物安全 且有效,多數病人均可在短期內得到症狀緩解。選 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SRI)、血清素去甲腎上腺 素回收抑制劑 (SNRI) 都是有效治療廣泛性焦慮症 及恐懼症的藥物。由於藥物需要大約兩至四個星期 才能使病人的病徵得到改善,病人於治療初期可能 仍感到身體不適或明顯的病徵。 (二)心理治療︰引起焦慮的原因並非單純的生 理因素,因此,配合適當的心理輔導才能更有效地 治療焦慮症。心理治療師或心理輔導員會透過對疾 病及可能的病因,重建患者的認知,令患者學習新 的行為及思考模式。此外,讓患者認識焦慮狀態與 身體症狀的相關,並利用肌肉放鬆訓練或生理回饋 等輔助治療,讓病人學習如何利用自我暗示,或借 助儀器,降低肌肉緊張度等,達到減輕症狀的效 果,以及教導患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鬆弛運動︰身心是互相影響的,如果患者 身體肌肉得到放鬆,患者的心理亦會感覺輕鬆舒泰 許多;因此,患者每天練習如何收緊和放鬆全身不 同部位肌肉的鬆弛運動,能達致鬆弛身心的效果。 (四)建立感情支援系統︰患者應結交一班交心 和可以傾訴煩惱的親朋好友,當自己遇到壓力纏身 時,可以投訴有門,宣洩不快情緒。 (五)維持血糖值的穩定有助於穩定情緒:因為 大腦缺乏血糖作燃料就容易暴躁焦慮,補充營養, 例如:維他命B群、鈣,多食用深海魚油、青菜等, 配合適當的運動,都有助於降低焦慮。 以下是一些值得參考的做法: 如果自己或身邊親友患上焦慮症,我們有一 些自救及協助他人處理惡劣情緒的方法: (1)肯定因焦慮帶來身體上不舒服的感覺(如: 心跳和呼吸急速、感到窒息,失控)是事實,並不 是「心理作用」。 (2)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並不代表身體健康出現 了嚴重疾病(如:中風、心臟病),而是因過度焦 慮和恐懼情緒,以及負面和災難化的思想所引起, 並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3)可考慮說:「無論你/我現在感到多麼的 難受、假如你/我能平靜下來,這些焦慮反應絕不 會超過 5-10 分鐘,它們就會逐漸消失」。 (4)「將動作(包括:說話、呼吸、行路)放 慢下來,說話聲調放沉、慢慢的做腹式呼吸,可以 幫助你/我平靜下來。」 過平衡的生活: 現代人的生活非常緊張,每天都要面對種種 的生活壓力。但大部分的生活模式並不健康,例 如:每天花頗長的時間在工作上,睡眠不足,缺乏 運動,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沒有定期的餘暇 活動。身體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容易影響個人的 情緒和身體,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建立一套平衡的 生活方式,好讓我們的身心得到適當的調適。以下 提供了一些怎樣過平衡生活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定期運動:眾所周知,運動有益身心,而且 定期運動是最好的減壓良方,建議每星期運動三 次,每次三十分鐘。香港明星鄭秀文曾患情緒病, 她每天勤跑 8 公里,被粉絲封為「8 公里小姐」, 她不是為了身材,一切是為了甩掉情緒病的陰霾, 她表示「是運動救了我」。 2.充足睡眠:壓力和焦慮都會影響睡眠,經常 令人難以入睡,以及半夜醒來,無法再次入睡。因 此,要有固定的作息安排,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 境。 3.發掘自己的興趣嗜好:很多雙職的人士,既 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因此,早已把自己的興趣擺 一旁,日子久了,生活便變得刻板及枯燥乏味。因 此,我們必須有個人的興趣嗜好,用以平衡生活壓 力,以及為生活帶來樂趣和滿足感。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k1OT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