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慎防藉節慶表演活動為名的網購門票詐騙,應避免從私人、非官方售票渠道購票,勿以“先支付、後交收”的方式作私下交易。 |
 |
節假日社交和聚餐活動增多,近月接連發生網購海鮮及訂餐相關騙案,公眾需加倍警惕社交平台上的同類專頁和貼文,盡量光顧設有實體店鋪及可信的商戶,切勿轉帳予陌生帳號,尤其未認證的境外電話。 |
 |
如商戶接到自稱任何機構代表來電,要求協助向指定供應商代訂特定商品,應先自行聯絡相關機構核實對方身份,尤其收到任何轉帳匯款截圖時,需小心求證有關款項是否已到帳,勿急於促成交易而疏於防範。 |
 |
現時特區政府各部門根據指引已不會向公眾發送附帶連結的短訊,警方亦建議金融機構及各行各業盡量減少向客戶發送附有連結的手機短訊。若市民收到“積分到期”等釣魚短訊,應主動向相關機構查詢,切忌隨意點擊短訊中附帶之不明連結,以免個人、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資料被盜用。 |
 |
警惕假冒政府機關人員、“猜猜我是誰”等電話騙案,如有懷疑,可使用司法警察局“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或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7777求助。 |